|
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李敬平)朔风起,万物藏。为深化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自然、体验农耕文化,2025年11月25日,成都市新都区马家中学关工委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奔赴香琉农场,成功开展了以“躬耕知农辛•实践悟真知”为主题的第三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在菜田守护区,同学们首先回到了前期亲手栽种的菜地。他们细心地检查每一株作物的生长情况,像守护幼苗的卫士,在老师的指导下,为未能成功生长的区域进行补种。弯腰、栽苗、除草、浇水……简单的动作里,蕴含的是对生命的责任与期待。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蔬菜认知课”在田间地头展开。同学们穿梭于不同的菜畦之间,聆听辅导员讲解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与生长习性。“原来花菜长这样!”“这是油麦菜还是生菜?”好奇的提问声不绝于耳。最后的“蔬菜知识抢答”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在欢声笑语中,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眼前鲜活的记忆。 相较于菜田的细致养护,红薯寻宝区则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聆听安全讲解后,同学们顾不上领取工具,迫不及待地涌入指定区域,用力拨开泥土,当一个个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红薯“破土而出”时,惊喜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不仅是一次体力劳动,更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大地寻宝”。 劳动的成果化作了温暖的分享。同学们将自己挖出的红薯带到动物饲养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手喂给农场里的羊、马、骆驼等动物。观察动物们憨态可掬的进食模样,同学们感受到了付出之后回馈自然的满足与喜悦。 劳动体验结束后,全体同学举行了简朴而真挚的总结分享会。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实践感悟。“我第一次知道,从种下一颗种子到它长大,需要付出这么多的心血。这让我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挖红薯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很讲究技巧,用力过猛就会把它挖断。这让我明白了做事不仅要有热情,更要讲方法、有耐心。”还有同学表示:“喂动物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开心,因为我们收获的果实与它们分享了,这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循环与价值。 一次农耕体验,一堂生动的成长课。本次香琉农场劳动实践,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加深了对农业的认识,更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珍惜粮食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引导马家学子在广阔的天地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