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李敬平)为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汲取智慧,2025年11月6日,成都市新都区竹友中学校关工委组织师生前往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展了一场富有深意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首站,师生们置身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区域。面对奔腾的岷江与巧夺天工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同学们静心聆听讲解,从宏观结构到精妙细节,系统地了解了这一伟大古代水利工程的科学原理与运行机制。古蜀先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李冰父子“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卓越智慧,通过眼前的实景——印证,给同学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书本上的知识由此变得生动而立体。 实践是更好地学习。在专业工匠的指导下,同学们迎来了本次活动的独特体验——亲手制作都江堰特有的治水构件“杩槎”。各组同学通力协作,按照传统工艺,学习绑扎技巧。整个过程不仅考验着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当一个个成型的杩槎立于眼前,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创造性与实践力,对古代科技的理解更为深入。 午后,师生们共同欣赏了精彩纷呈的川剧表演。高亢的唱腔、精湛的变脸、惊险的吐火,每一项绝活都展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演员们功底深厚的表演,将川剧的写意风格与丰富表现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这场视听盛宴,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艺术的熏陶,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此次都江堰之行,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它成功地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不仅加深了对水利工程、传统工艺、地方戏曲的认知,更深刻地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我们深信,这份在行走中收获的感悟,将化作照亮前路的光,激励着竹中人从深厚的文化沃土中汲取力量,勇敢地迈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