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马家中学关工委开展“秋日农耕忙•实践悟成长”秋季劳动实践活动

2025-11-4 13:31| 发布者: 李敬平| 查看: 1972| 评论: 0 |原作者: 曾义翠

           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李敬平)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正是躬耕实践、体悟成长的好时节。为落实劳动教育要求,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亲近自然、传承文化、拥抱科技,11月3日,成都市新都区马家中学关工委携手琉香农场开展“秋日农耕忙•实践悟成长”第二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9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里,“农耕劳作”“传统双节”“现代农业科技”三大主题深度融合,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堂走出教室、扎根大地的生动户外课。

活动伊始,农场老师以“霜降”“重阳”双节为切入点,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传统文化课。大家认真聆听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气肃而凝,露结为霜”,了解到这一时节“播种冬麦、贮藏蔬菜”的农事习俗,还一起诵读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经典诗词;在重阳文化分享中,老师讲述了“登高祈福”“插茱萸”“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与民间故事,让同学们在节气与节日的知识里,读懂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菜田‘种’主题实践区”,同学们化身“小农夫”,开启了从土地到作物的全流程种植体验。翻土整地时,大家挽起袖子、拿起农具,感受泥土的松软与厚重;盖膜操作中,在老师指导下仔细对齐地膜边缘,学习保墒增温的种植技巧;播种环节里,小心翼翼将种子播入土壤,仿佛种下对收获的期待;最后拿起水壶浇水,看着水珠渗入泥土,满心都是对幼苗萌发的憧憬。汗水浸湿了衣袖,却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读懂了劳动背后的坚持与喜悦。秋天,不仅有饱满的果实,也有凉爽的秋风。

“智慧农业”走进劳动课堂,同学们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在“无人机体验区”,专业技术人员先为大家讲解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从精准播种、农药喷洒,到作物生长监测,让同学们明白“科技如何让种地更高效”;随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部分同学还亲手操作了无人机,看着无人机平稳升空、按照指定路线飞行,大家纷纷感叹“原来农业也能这么‘酷’”,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又深了一层。

活动接近尾声,一场热闹的“实践感悟分享会”如期而至。同学们踊跃举手,分享自己的收获:“亲手种下种子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以后会更珍惜粮食!”“第一次操作无人机,觉得科技太神奇了,想了解更多农业科技知识”“现在知道重阳节不仅要登高,更要尊敬家里的长辈,以后会多帮爷爷奶奶做家务”……一句句真诚的分享,既是劳动体验的总结,也是文化与科技知识的沉淀,为这场劳动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劳动实践活动,让马家中学的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亲身感悟”中,既触摸了土地的温度,又汲取了文化的养分,更见识了科技的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元的劳动教育形式,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收获,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