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张晶)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区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新繁街道澜木社区关工委于10月8在社区活动中心成功组织开展了 “指尖非遗・绒花传情” 亲子非遗绒花手作活动,吸引了辖区亲子家庭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非遗绒花指导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启了绒花文化知识小课堂。老师通过展示精美的绒花作品,结合图片和视频,向在场的亲子家庭详细讲解了绒花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特点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寓意。从唐代的 “上元灯节” 女子头戴绒花的习俗,到明清时期绒花在宫廷和民间的盛行,再到如今绒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氛围十分热烈。通过此次讲解,不仅让亲子家庭深入了解了绒花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点燃了大家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热情。 此次社区关工委组织的亲子非遗绒花手作活动,不仅为社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让青少年亲身参与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社区关工委将继续围绕 “传承文化、关爱成长” 的理念,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